11月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下称“21条举措”),其中一大要点为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半壁江山,也是投资的主力军。落实好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民间投资政策环境,有利于更好地稳定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同时保持整体投资平稳增长。
(相关资料图)
就盘活存量而言,引入民间投资活水,以多种方式参与,可让存量资产爬起来、动起来、富起来,成为有效增量,以期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有效循环。
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基础设施REITs在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提高企业再投资能力、提升基础设施运营效率、促进投资良性循环等方面富有积极作用。
“21条举措”规定,在发行基础设施REITs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加快推出民间投资具体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增强民营企业参与信心。这是打破所有制限制,为民间投资切入基础设施REITs开辟了一条财路,也为基础设施REITs融资拓展了渠道,并随着基础设施REITs的推广,资本市场投资逐步活跃,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将会收到开拓税源和增加税收的良好效果。
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经过多年投资建设,我国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存量资产,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对于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21条举措”强调,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社会资本方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引入先进技术、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并减少政府补助额度的,地方人民政府可采取适当方式通过现有资金渠道予以奖励。对长期闲置但具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等资产,可采取资产升级改造与定位转型等方式,充分挖掘资产价值,吸引民间投资参与。要特别注意假ppp混迹其中,降低ppp项目的“财政幻觉”,更好发挥PPP撬动民间投资的杠杆作用。
通过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等方式吸引民间投资。许多存量资产长期“沉淀”,无所作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没有有效对接。一些存量看似“趴窝”,没有生气,有的甚至是负资产。一旦把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起来,引入民间投资,就能让存量资产在改扩建中焕发生机,负资产也能盈利。城市老旧资源的改扩建需要大量资金,民间投资大有作为。
“21条举措”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通过精准定位、提升品质、完善用途,丰富存量资产功能、提升资产效益。因地制宜推广污水处理厂下沉、地铁上盖物业、交通枢纽地上地下空间、公路客运场站及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用地综合开发等模式,拓宽收益来源,提高资产综合利用价值,增强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上述这些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方式对民间投资很有吸引力,投资效益也是实实在在的。
鼓励民营企业盘活自身存量资产,民营企业也有沉淀的资产需要盘活。特别是一些老品牌由于缺少创新,新品研发经费不足,不是沦为外资的囊中物,就是在市场竞争中自生自灭。许多民营企业存量资产有可塑性,只是缺少渠道盘活。
“21条举措”要求,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并购重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方式盘活自身资产,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引导民营企业将盘活存量资产回收资金,用于助力国家重大战略、符合政策鼓励方向的项目建设,形成投资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民间投资本身不是造币机器,也需要融资,必须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改善政策环境,让民间投资在盘活存量资产中释放活力。“21条举措”要求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融资的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融资方式。此外,还要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